杭州未来科技城 海归创业梦想地
【人才论坛】
作者:胡青 徐梦周 包海波,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创新研究团队成员
海归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作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杭州未来科技城在成立之初就以引进高层次海归人才为优先目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带项目、带资金”的海归人才及创业团队。自2011年成立以来,短短8年间累计引进培育海归人才3226名,其中海外院士5名,税收从11.7亿元上升到28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57.8%。杭州未来科技城在海归人才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探索,对我国加快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创新经济的活力之源
海归人才已成为创新经济的活力之源。杭州未来科技城引育的海归人才中,35岁以下的占39%。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95%,拥有博士学位的占45%。优秀海归人才的涌入有力推动了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崛起,为区域创新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已成为高水平研发活动的核心主体。杭州未来科技城内8家浙江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均为海归企业;入选杭州市“雏鹰计划”的221家企业中,90%以上为海归企业;35家浙江省级研发中心和49家杭州市级研发中心中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占比分别达到62.9%、87.8%。海归人才创业企业研发优势明显,其专利授权总量中发明专利占46%,远高于浙江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水平。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在新药研发、人工电子耳蜗系统、计算机视觉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如贝达药业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和诺尔康科技的“听觉损伤致聋机制及防治关键技术应用”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已成为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力军。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明星项目和成功商业模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助力海归人才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有1家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上市,16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1家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海归人才创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推进了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目前,杭州未来科技城400余家生物医药类企业中海归人才创业企业占比将近50%。
组合拳助力海归人才经济健康发展
搭建多层次专业平台,磁吸高端海归人才。杭州未来科技城积极建设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海创园),注重发展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健康谷等特色产业平台,大力支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平台,着力构建“海创园主平台+特色产业平台+大企业平台”的多层次平台,吸引各类高端海归人才。
打造专业化服务链条,破解海归人才发展瓶颈。针对海归人才回国创业普遍面临的“找人难、找钱难、扎根难”问题,杭州未来科技城从创业服务、金融服务和政务服务着手,努力打造全环节、专业化的服务链条。一是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吸引猎聘网等知名人才职业发展机构入驻,为海归人才初创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启动全国资本市场首个“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板”,助力海归人才初创企业走向规模化发展。三是开启企业“数据大脑”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为海归人才创业企业提供精准的项目申报、政企互动等服务。
发挥海归人才主体作用,构建共治共享的产业生态。杭州未来科技城将海归人才作为战略资源,着力构建海归人才充分参与产业治理的新生态。一是建立“以才引才”的发展模式。二是打造海归人才为主体的海归创业项目评审团队,海归人才在评审团队中占比不低于30%。三是建设海归人才智库,支持海归人才积极参与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度创新。
建设国际化人才社区和绿色城市,优化海归人才发展环境。对标国际标准,以强化高质量教育、医疗供给和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为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城市功能,为海归人才提供各类保障服务。目前已引入全国一流教育资源,并在园区医院增设国际医疗门诊部,提供国际医疗结算服务。已在海创园开设机场航站楼和机场专线巴士,并快速推进地铁、城际线等轨道交通项目,方便人才生活出行。坚持保护并开发好原生态湿地资源,建设具有水乡风情的国际一流城市空间,以良好生态环境助力海归人才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好海归人才吸引“先手棋”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快重点产业的海归人才集聚。杭州未来科技城始终坚持把海归人才招引工作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布局同步谋划、同步推进,通过建设多层次专业平台,提高海归人才招引的精准性。在国际高端人才争夺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必须深刻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海归人才招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前沿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使海归人才招引的规模、质量、结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为我国掌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权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把握海归企业发展规律,健全创业扶持机制。海归人才经济高质量发集中体现在从人才到企业到上市公司的双创经济体系内生机制上。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加速形成从海归人才体系到初创企业群再到新兴产业集群的完整孵化经济业态,必须尽最大努力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各阶段的专业化服务链条。要深化投贷联动,大力发展风投机构,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更好地投向初创科技型海归企业和早期科技创新产品。要通过加大产业引导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对海归企业的扶持,推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板”对接“科创板”等方式,促进人才链、资本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紧扣海归人才发展需求,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哪里创新生态环境好,创新资源就向哪里汇聚。要完善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开辟人才认定、工作、居留等方面的绿色通道。要注重发挥海归人才的智库作用,鼓励海归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产业规划与公共政策制定,促进海归人才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地区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简化人才办事手续、优化流程,建设外籍人才便利体检、保险保障、子女教育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海归人才营造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3日 07版)